周三 07月17号

dt梦想电子游戏网址链接中央宣传部、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“用公开促公正 建设核心价值”主题教育活动


发布时间:2023-05-25 | 来源:dt梦想电子游戏 | 作者:大头佛马浚伟| 浏览量: | 字体:

实现绿色发展,首先应破除增加环保投入必然影响发展的模糊认识,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对建立生态文明体制已作出部署,要求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、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,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。《建议》进一步指出,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,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。过去我们实行谁污染、谁治理的制度,由于监管不严,结果是认真治理的企业吃亏,不治理的企业反而增加盈利,以致环境污染dt梦想电子游戏严重。现在改为谁污染、谁付费,且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,有利于保证采用先进治理设备和技术,保证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,避免偷排、偷放等恶意违法排污行为;有利于形成有效机制,培育和壮大环保产业。同时,所有企业都执行统一的排放标准,公平竞争,有助于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和技术进步消化污染治理的成本。《建议》还提出建立健全用能权、用水权、排污权、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,督促企业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和污染物排放。这将对治理环境和改善生态发挥重要作用。(郑新立)

以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,2012年12月中旬,起草组成立;2013年1月上旬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,起草组根据讨论意见修改形成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的送审稿;1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,起草组根据讨论意见修改,形成征求意见稿;1月下旬,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,向各界征求意见建议;2月下旬,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;3月5日,dt梦想电子游戏会议开幕会,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。

新华社西藏日喀则吉隆5月10日电(记者 张京品)在西藏地震重灾区萨勒乡,“玩命县长”为了解救偏远山村群众,舍生忘死,六走悬崖,安全转移边境两村300余名村民。连日来,“玩命县长”的事迹在西藏边陲小县吉隆县不胫而走,广为流传。 一面是断崖裂谷,一面是壁立千仞,半座山体已经滑落,一阵风吹过,碎石便哗哗滚落,沟谷间顿时尘土缭绕。这样危险的环境,普布多吉却贴着塌方山体边缘,多次往返。 普布多吉是西藏吉隆县副县长。西藏“4·25”地震发生后,普布多吉发现灾情最重的萨勒乡,通往色琼村和拉比村的道路因大面积滑坡塌方而中断,里面300多名群众生命受到威胁。 作为分管交通的副县长,普布多吉想到经过大塌方处的小路是通往色琼、拉比村最近的路。4月28日,普布多吉主动请缨前去塌方处探路。 随他一起探路的公安干警普顿说:“普布多吉给我们说,‘你们先不要走,我先试一下’。”当天,普布多吉冒着山体继续滚落碎石的危险,第一次成功突破了大塌方点。 4月29日,由于上级指挥部尚未确定色琼、拉比两村是否撤离,普布多吉组织40人,每人背着糌粑、大米等救灾物资,通过悬崖送往色琼村。作为领队,普布多吉亲自背负40斤重的糌粑,徒步至7.5公里外的色琼村。 5月1日,为了做好第二天色琼村转移工作,普布多吉穿过大塌方,第4次往返悬崖。5月2日、6日,普布多吉又往返悬崖,成功组织色琼、拉比村两村310名村民安全转移。至此,普布多吉完成了6次、往返12回的悬崖冒险。 吉隆县农牧民安居工程办公室主任强巴跟随普布多吉走了一次悬崖,至今回忆起来依然有些后怕。他说:“踩着的碎石在下滑,头上又在掉碎石,下面就是不见底的悬崖,太危险了。去了一次,我就再也不敢去了,半夜都梦见自己掉进悬崖了,但普布多吉却走了6次,太让人佩服了。” 在萨勒参与救援的吉隆县人民法院院长拉加说:“在安排工作时,普布多吉是指挥长,但到了落实时,他总是冲在最前面,又成了实干家。” 灾区道路艰险,为了不占用白天有限的时间,每天夜晚,普布多吉利用指挥部就餐后的时间,和大家一起分析灾情、总结部署工作,及时探讨群众需求和救灾中存在的问题,寻求及时、实用的解决办法。 随着救援物资陆续到达,5月4日普布多吉召集卡帮村干部开会,普布多吉与村干部在帐篷后的斜坡草坪上席地而坐,要求村干部和双联户户长联动,确保当天物资必须当天公平发放到群众帐篷里。驻村工作队队长米玛罗布说:“这个会开得特别及时,避免了物资发放中的纠纷。” 作为萨勒乡dt梦想电子游戏第一指挥长,很多事他都是亲力亲为。6日,记者跟随参与拉比村转移,对此有了切身体会。 6日下午,175名拉比村村民经过艰难跋涉,到达大塌方处。上午铲出的小路已被山上滑落的土石淹没,公安干警和边防官兵再次铲出小路。普布多吉站在悬崖边,随时注意着山上落下的滚石,指挥群众有序通过。 村民普琼带着孩子准备通过时,被普布多吉拦了下来,仅仅几秒钟,山体上方开始滑落碎石,下面的悬崖里顿时尘土飞扬,完全挡住了视线。 10多分钟过后,看山体稳定。普布多吉背着村民德吉2岁的孩子,快速通过了悬崖。 被转移的群众在平静中快速前行,在地震中双腿膝盖被砸伤的德吉,含泪回望着普布多吉,心存感激。 记者第一次在萨勒乡见到普布多吉时,他的上衣系在腰间,头发蓬乱,眼睛里布满的血丝和他黝黑的皮肤形成鲜明对比。长期和他共事的吉隆县政协主席刘永祥说:“普布多吉的黑不是晒出来的,是干出来的。” 2011年,普布多吉担任吉隆县副县长,分管交通、农牧等。吉隆县雪灾频繁,雨季降水多,交通中断频率高,普布多吉都是冲在第一线。县里干部说,最危险的地方普布多吉总是自己去,有人笑话他是“冬季抗雪灾”、“夏季保抢通”的“救灾县长”。 2014年入冬以来,吉隆县多次遭遇罕见的大雪,海拔5236米的孔唐拉姆的积雪,常常阻断吉隆与外界通往的唯一通道,普布多吉不断抢通,不断中断,他都是带着挖掘机等机械,在现场指挥抢通。 2015年3月一天凌晨4点时,吉隆县的贡村发生雪崩,普布多吉很快就到现场组织抢通。由于难度大,第一天仅抢通了20公里。普布多吉揪心村里的情况,带着临时组建的突击队,踩着深一脚浅一脚的积雪,走了11公里,连夜赶到村子核查灾情。和他同去的刘永祥说:“当时普布多吉脸脱了一层皮,面目已经认不出来了。” 普布多吉患有严重的痛风,在地震灾区,萨勒乡早晚天气凉的时候疼得厉害。萨勒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建议他回去调养两天,可他却说:“我们多加紧工作一点,群众就能早一点得到安置、早一点脱离危险,我们要做好党员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,尽最大努力抢险救灾,完成好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。” 地震十多天过去,普布多吉仍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,边吃药边工作。事实上,工作这么多年来,他几乎从来没有好好休过假。在吉隆县,谈起普布多吉,无论是藏族还是汉族干部群众总是竖起大拇指。

责任编辑:曹芙嘉  审核:东于哲  值班总编辑:博比达林

太平洋手机网
信息产业报
中国评论新闻
网站地图